说不清是被算计了还是酒桌上偶发的非理性冲突,暴发户心态的大伯被一位北方矿场老板挤兑红了眼,与对方立下字据打赌做空三只股票。
这场赌局大伯输了五百万,但是砸在股票上的资金损失高达一千九百万。
这不仅是资金上的惨败,大伯的名声算是彻底被对方给搞臭了。
一个穷人乍富的笑话。
赌约结束后的半个月里大伯就躲在酒店里谁也不见,汪平知道这座酒池肉林的新兴城市已经没有他们的存身之地了。
临走前,汪平与初恋吻别,把两人都喜欢的摩托车留给了对方当作纪念。那辆不再闪耀的虎头奔载着叔侄俩离开了这座冒险之城,踏上回乡归途。
千万身家已成过往云烟,不过汪平的存折上还躺着两百万资金,也足够二人在老家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了。
可是,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奇妙,老天爷仿佛是在同大伯开玩笑。
奇妙的一幕发生了!
以前的借贷人在听闻大伯回来的消息后再一次的蜂拥而来,没别的事情,就是想问问大伯还借不借钱。
尤其是知晓了停在院子里的虎头奔价值三百余万时,这些人对大伯的态度愈发谦卑和殷勤,仿佛大伯不拿的钱就是瞧不起他们,不愿意带着大伙一起发财。
大伯说年纪大了累了,不想折腾了。
他们不同意!
大伯说钱赚够了,想要过两年安稳的日子。
他们强烈反对!
两次的高额利息回报,已经使得这些一辈子都没迈出过省边界的人们将大伯看作了摇钱树,是他们奔上小康大道的明灯。
大伯想退下来,他们自然是一万个不答应。为此还请动了村子里的老书记、老村长出面劝说。
汪平的父母自然也没能躲过去,在收了小半个屋子的礼物后,他们也被洗脑成功。当时的汪平正处于失恋的第二阶段,根本没有心情关注事态的发展。
几位市里的退休领导也纷纷出面为大伯站台,原本心灰意冷的大伯再次躁动了,仿佛他真的就是这些人口中的乡村经济发展领头人,是能够实现先富带动后富、实现共同富裕的大能人。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!
大伯在市里组织的致富经分享会上挥斥方遒时,汪平正在与家人商议取出的一百万现金如何分配使用的问题。
小时候调皮捣蛋不懂事,这些年在外面磨砺多了,也该是汪平为家里承担责任的时候了。
父母年纪大了,三个子女又全部都在外地打工,能花钱的地方并不多。
最后全家人决定将钱分为三份。
十五万作为安家钱,在县城里购买一套三居室、两套两居室的商品房,大的留给父母,两套小的留给两个姐姐做嫁妆。
四十万作为生意启动资金,在房子周边的商业街花费了十四万购置了两间小门脸,一间给大姐开服装店,一间给二姐开小饭馆,余下二十六万两个姐姐每人十三万。
最后四十五万作为保命钱,全部存进了银行以应付日常开支和父母的大病预防金。
在姐姐们装修门店之际大伯果然再次扬帆起航,汪平实在不理解65岁的大伯怎么有这么旺盛的精力。原本不想再冒险的汪平在父母劝说下,还是选择陪同大伯再拼搏一次。
92年7月,汪平跟随大伯乘船登上海岛。
两人翻着滚,迈进了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大战里。
也是在这里使得汪平刷新了对大伯的认知,大伯根本就不是一个赌徒。
而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亡命徒!
在土地竞拍时间,别人喊一亩两万时,大伯直接报五万。当别人走关系花十万时,大伯直接当面砸三十万。
最恐怖的一次,一亩地被大伯叫到了一百万!
一百万一亩的地拿来干什么?
种金子嘛!
可实际结果是当大伯将这块地拿到手后还不到两周时间,就被一家房地产公司以双倍的价格买走。
这块地让大伯直接横赚两千万!
如果说之前的那座城市是座冒险之城,那这座海岛在汪平看来就是一座疯狂之岛。
不仅是地产商人、投机分子在炒作,就连银行和券商也都参与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房地产商、银行、高利贷、甚至地方政府,多方势力结合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。
90年初,国家的制造业正处于起步阶段,政府为了支持制造业,在前期采用了提高货币供应量的政策,也就是货币扩大印刷投入市场的份额刺激行业发展。
因此,大家会发现93年的工资比92年将近翻了一番,而物价的上涨速度自然也是极快的。
而这些原本增发的货币应该是用来发展制造业的助推剂。
初衷是好的,但是市场经济决定一切,因为投资房地产的收益效应远远大于投入到制造业,能贷到款的大企业也将资金投入到了炒房炒地上。
93年,国家最高层发现苗头不对时,立即出手加大了对市场自发行为予以强制干预。
先是新华社发表了对房地产泡沫的公开看法,随后正式下发了文件终止了房地产企业的上市。
同时,严控银行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,控制了信贷规模和国债利率。
到了94年,更是下发了更加严格的资金政策。
也就是这一脚急刹车踩了下去,海岛的房地产泡沫瞬间破灭....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我在游戏里人格分裂请大家收藏:(m.hltxt.com)我在游戏里人格分裂华龙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