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经历多少时间,读完《桃花扇》。
浅啜一口杯盏中清茗,早已凉透,本亦了然。
阒然,心,冷彻如冰。百转千回后,落地成音。眼望着,一地破碎不堪。
原来——只因你。一时间,心伤哀切,竟无法自持。
心绪的徒然转变,宛若潮落潮升。或许因这首词而起,抑或不是。
彩袖殷勤捧玉钟,当年拚却醉颜红。
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底风。
从别后,忆相逢,几回魂梦与君同?
今宵剩把银釭照,犹恐相逢是梦中。
——晏几道《鹧鸪天》
小山的这句“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底风”浓挚深婉,秀韵独步。
恍然间,我竟如若望见手持桃花绢扇,水舞云袖的女子。哑然道一句:“香君,纵使经年流转,是不是你一直都在?”
秦淮河畔,这是一个纸醉金迷,醉梦不知归返的地方,亦是流淌着令人沉醉的无限风情。在这里,撩人的不是花心成性,只图玩乐的女肆梦。如若有所不同,可以追溯到媚香楼这位名叫李香君的女子身上。
十六岁的曼妙年纪,是遮挡不住的旖旎风华。一个身影娇小,玉肌皓腕的女子,手捧玉钟,肩乘彩袖,醉了红颜,倾了故国。人们亲昵的唤她——香扇坠儿。
“香草偏随蝴蝶舞,美人又下凤凰台”。
秦淮河畔,夜夜笙歌。
如花的年纪,总是缠绵着若梦的芳菲情愫。就是在这样一个朦胧云雾,似懂非懂的岁月里,隔着浩瀚人烟,她遇见了他。
自此,亦遇到了爱情。
李香君与侯方域的初见,与其说一见倾心,倒不如早有耳闻来的恰当。
这个与陈贞慧、冒辟疆、方以智并称为“明复社四公子”的侯方域,天赋异禀,敏慧多才。在其身上,洋溢着风采奇特,气势不凡的涓涓风韵。
自古才子爱佳人。工于文笔的侯方域,亦是风情缱绻,喜于流转秦楼楚馆。难耐寂寞的他,早闻媚香楼李香君色艺双绝,心生无限想往。一有时机,恨不得马上与佳人得以相见。
许是造化弄人,侯方域与李香君的初见,正像他们以后波折的爱情,冥冥之中,充满错过。他几次满怀欣喜闻香踏来,却又几次佳人不在怅然而归。于是,孔尚任的《桃花扇》中道出了他心中隐隐的惆怅:“桃源有路人先到,仙境无缘我暂归”。
经过几次的兜兜转转,总算如愿以偿。秦楼满座的媚香楼里,台上弹唱的李香君云鬓轻摇,台下慕名而至的侯方域如梦今朝。
之于侯方域谋面李香君,我看来,侯方域更多的情意源于香君的美貌。两人相见伊始,他钟情于她,更多的,爱慕的不过是她娇美的容颜,并不是她身上所萦绕的才气。这一点,古今中外的男人大抵相同,侯方域自然也不例外。
他满腹欣喜,执笔作诗,欲将缱绻柔丝化指尖情长。诗云——
绰约小天仙,生来十六年。
玉山半峰雪,瑶池一枝莲。
晚院香留客,春宵月伴眠。
临行娇无语,阿母在旁边。
侯方域一挥而就,书成墨未干。香君的绰约情致,传神笔尖。
诗意浅显,不难懂得。但也很易看出,字浅,情也不是很深。隐隐的文字中,真情实爱还是不多的。但回头想想,毕竟亦可以理解,人世间的情爱,说来动听,一见钟情的又有哪些?至死不渝的真情,不还是经历了生死之后才犹显坚定?
侯方域抱着一睹芳容的心态与香君相识,却是在不经意中,他看到了一个与其心念之中截然不同的女子,虽身居女肆却高贵出尘。
本以为是灯红酒绿,流彩溢香的风月场,不过也只是吟诗作赋,附庸风雅罢了,一个烟花之地,哪寻得雅丽清洁?只是,香君又岂是不入流之辈?即使身居秦楼楚馆,谈笑风生亦可语笑嫣然。
她轻笑不语,缓缓引路而来,曲径通幽后,别有洞天。简居一阁,风味绝妙。绝色容颜映着才女的落落素心。
墙壁一副丹青之作传入眼帘。遥望画中西风点点,萧寒寂静直达碧落青天,清江之上,弥漫着无际寒雪,孤舟一寂,连带未央的云雾缠绵。
画中一侧尚未落款,有雅诗一首与之相得益彰。
瑟瑟西风净远天,江山如画镜中悬。
不知何处烟波叟,日出呼儿泛钓船。
他心神疑虑,思量过后,开口问道:“朝宗不才,敢问香君,不知此画出于哪位名家之手,意蕴深远,令在下百般应怀?”
“此是‘寒江晓泛图’,小女子闲时涂鸦之作,以解心中孤寂,得侯公子抬爱,香君惶恐。”
我想,应许在此时,香君的一副“涂鸦之作”定是令侯方域大为惊叹,心中徒然油生知己之念,这种念想或许是男人对女人的好感,又或许与男人女人之间的情愫无关。
如果这个时候,思维还仅仅停留在容貌之上,那未免太过于肤浅,不值一哂了。
如果一个女人,因为容貌姣好,而以色相事人,愉悦的不过是风月场上男人射奇寻花的心。久而久之,尽管还没迟暮,也总有厌倦的时候。
而一旦才情品性过人,能够在美貌面前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,定是能够得到赏识的,抑或是一种惺惺相惜。因为她美得清醒,美得高贵,美得足以让彼此之间,高山流水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烟花女子请大家收藏:(m.hltxt.com)烟花女子华龙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